【從麥當勞旁的小書局,到古典占星的深奧世界】
如果你問我為什麼在眾多占星學派中,最終選擇以古典占星為主要技巧,那故事要從我第一次接觸占星開始說起。
小時候,每次到麥當勞時,總會順道跑到附近的小書局翻閱血型與星座的小書。
從書本上找到,哦原來自己是獅子座,也因為自己是獅子座,心裡總帶著一種小驕傲,但又暗自擔心:要是再晚一天出生,豈不變成了處女座?(因為剛好出生在最後一天)這種微妙的執著,無意間成為我接觸占星學的開端。然後一邊看星座書,又覺得,對…我就是這樣,此外,當時小時候也特別喜歡看《戲說台灣》,總覺得戲裡的算命師好神奇,竟然能準確預測人的命運,這也在我心裡種下了對算命師的好奇種子。
大學時代,那時候開始有臉書直播,唐老師也開始在臉書直播星座運勢,那時候算是開始對占星有更濃厚的興趣。那時候談感情,常常內耗,所以就很愛看星座分析,也想要嘗試透過星座來確認自己與對方是否合適,才發現原來占星並非只有太陽星座,還有月亮、水星、金星等其他行星,這讓我體認到:占星其實就是西方的算命系統,而且一個人的生日可以看到那麼多神奇的東西。
至從知道這些之後,對占星就越來越感興趣,也在之後,開始會在書店買跟占星有關的書籍,像是魯道夫和蘇湯普金(Sue Tompkins)的《當代占星研究》,讓我更加了解,原來占星那麼龐大。
不過,作為土星三宮的人,總覺得僅靠書本自學還不夠深入。剛好當時大學朋友的姑姑懂占星,所以在朋友的牽線下,他的姑姑願意擔任我的家教,於是我開始現代占星的學習。更了解那些行星與星座代表什麼?不過當時正準備成為職業塔羅占卜師,經濟狀況並不理想,因此課程中斷,只能繼續看書學習。
到了2018年,財務情況漸趨穩定,那時候一位知名的占星與塔羅作家正好要開課,便就又報名課程學習。當時只有上本命盤課程,課程結束後,我雖然更了解如何應用占星盤,但心中卻總覺得還是缺少什麼。
加上,上完課,思考要不要繼續上流年課,但流年課要上的是transit,那時候,心裡已經有一種:這個技巧感覺太簡單了,真的會準嗎?也有一種:這不是書本看一看就會的感覺,所以也沒繼續學下去。
但心裡覺得占星還有很大的東西,等著我發現,所以我又在網路上搜尋更多占星的內容,發現了「古典占星」這個系統。看當時論壇或討論,很多人表示古典占星的論斷技巧精準,有多難,聽到很難,就深深吸引了我,畢竟從小就崇拜戲裡那些能鐵口直斷的算命師,加上太陽九宮的我,覺得:好像難一點更厲害!!!
後來,我多次在臉書上搜尋一些古典占星課程,雖然很想要上課,但高昂的學費讓我望而卻步。有些課程甚至只是販售筆記,就要價六萬元,讓剛工作兩年的我只能暫時放棄。
不過還是持續觀望相關的資訊,不久後,在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看到一門價格非常便宜的古典占星課程,想說這堂課標榜古典占星,我就毫不猶豫地報名了。不過上課後才發現,課程內容仍以現代占星為基礎,跟以前學的內容差不多,只加上一些行星入廟、落陷的概念,這無法滿足我內心真正想學的那些技巧,心裡還是很空虛。
雖然這樣,我還是抱著想要學習真正的古典占星的想法,持續買書跟觀望其他老師是否開課,之後看到:以前就追蹤的古典占星老師,瑞公子要開新班了,在很之前一直在follow他寫的文章,他的風格相當嗆辣,但又覺得他的技巧,感覺很神,很多是以前書上沒看到的,或者上課沒學過的東西,感覺這個人跩的有道理🥹,所以到後面看到他開課時,我終於下定決心報名了課程,雖然一度害怕上課會被罵(畢竟他粉專上很嗆辣,不過他本人人很好),但他文章清晰而有邏輯的分析方式深深吸引了我。這也是我覺得我正式踏入古典占星領域的轉捩點,也在學習中,找到了一直以來心中缺失的拼圖。
深入古典占星後,我發現它的技巧建立在命定論之上,但又非宿命論的絕對命定。
它更像是提供一個生命的框架,讓你明確知道人生的舞台在哪裡,而如何善用這個舞台,仍有部分取決於你自己的自由意志。
使用古典占星的技巧驚艷到我的地方有很多,包含了:為什麼會對神秘學有興趣、為什麼是在那一年接觸神秘學,回頭驗算流年,才發現:一切都寫在自己的星盤當中,當然還有很多很多…
延伸分享:古典占星的流年技巧。古典占星的流年技巧,可以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,用你的出生星盤,就可以判斷出:數十年的命運,就像是中式命理一樣,可以清楚掌握大運,不需要:用行星過運,慢慢看每日、每月會發生什麼事
從古典占星的大運,彷彿許多事件就已經設定好了,但古典占星右擁有不同的流年技巧,又可以透過不同的流年技巧交互分析,有時候:會發現,不是每一種技巧都指向同一件事。假如當年的流年技巧分散,意味著你當年的發展較為多元;若多個技巧都指向同一件事,則表示當年會有一個明確的主線任務等著你。從這邊也發現:人生雖然大部分的劇情有主線任務,但還是有可以發展的支線劇情的機會。
如果要我說,我喜歡古典占星的地方就是:當要判斷一件事情的時候,都會有很多層的考慮與判斷,絕對不會因為一顆行星落在哪個星座,或者一顆行星與另一個行星的相位,就判斷出一個結果,就像是光判斷你適合做什麼工作,就可以有多層次的判斷。
戀愛主題,一個人感情會怎樣?絕對不會只看七宮或金星,會有不同層次的判斷,可以更細節掌握一個人的感情運。
另外一個就是:他的流年系統,非常的完整,有分層判斷,有長時間的大運,年運、小時間的運勢,就像人生具備著不同的時間線,透過這些交錯的時間線來影響人生,有交錯的劇情,而學會占星就是找出那個交集點,找出那個交集點,就是人生關鍵的時刻。
看到這邊,你應該已經知道為什麼我喜歡古典占星,也會發現:我對於算命,有一種宿命論的想法,但…你可能想:如果人生是命定的,那還需要努力嗎?
最近我也一直思考這個問題,最後想到了一個比喻:就像金庸的小說被翻拍成許多版本,明明劇情都一樣,為什麼還要重拍?我意識到,雖然劇情不變,但這部劇精不精彩,仍取決於演員如何詮釋角色。
人生或許也一樣,大部分的劇情可能已經被設定好了,但你仍可以透過自己的表現,讓這些既定的情節變得更精彩、更有趣。 這也是:這也是為什麼自己學會占星,更能深入掌握自身劇情的原因,因為很多事情雖然沒有用強烈的事件呈現,但內心的你,會很清楚這個流年發生了什麼事。
這是我與占星的故事。
那你呢?你是怎麼開始接觸占星的?
或者,現在正是你接觸占星的最佳契機嗎?
歡迎跟我分享你的故事!